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来源蟹种周年生长研究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Growth of various breeding larvae and juveniles groups of Eriocheir sinensis from Yangtze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沐子[1,2] 许志强[1,2,3] 丁淑燕[1,2] 陈乙荣[4] 郭礼中[5] 葛家春[1,2,3]

机构地区:[1]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7 [2]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江苏南京210014 [3]南京淳一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高淳211316 [4]高淳县固城湖石臼湖管理委员会,江苏高淳211300 [5]扬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扬中212200

出  处:《水产养殖》

基  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3)2043];2013年南京市生物农业项目(2013B10)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普通刊

摘  要:本研究对长江口天然大眼幼体培育蟹种、长江天然蟹种和中华绒螯蟹选育蟹种群体进行了成蟹养殖对比(下文分别简称为养殖蟹、天然蟹和选育蟹),养殖蟹为长江口天然蟹苗经人工培育而成的蟹种,天然蟹为采自江苏扬中长江段的天然蟹种,选育蟹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选育的"荷兰蟹"F4代。根据国家标准GB/T 19783-2005《中华绒螯蟹》,采集3个群体额宽、第一侧齿宽、背甲后半长、体高、III步足长节、前节长、IV步足指节长、头胸甲长、体重等数据,计算主要形态性状比值。发现:1头胸甲长和体重关系式为:雌性:W=0.5717×L 2.9972;雄性:W=0.4767×L 3.1739;2额宽、第一侧齿宽与头胸甲长比值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天然蟹群体性别间差异显著;3背甲后半长/头胸甲长呈现"N"型波动,选育蟹群体性别间差异较大;4体高/头胸甲长持续增加,选育蟹该比值优于另两个群体,养殖蟹和天然蟹群体雄蟹在最后一次蜕壳前后此比值有所回落;5第III步足长节长/头胸甲长随时间呈"V"型变化,在第三次蜕壳前后达到最低值随后增加,其中养殖蟹群体时间,性别,以及交互作用三个指标差异都极显著;6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第III步足长节长等可作为快速比较长江种群河蟹的规律性的指标。试验表明,长江江段天然蟹种群体有较好的养殖潜力,经人工养殖,重要的经济指标----体高比例已接近养殖蟹;多代选育的选育蟹群体生长快、个体大,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为今后充分开发利用长江水系河蟹资源,进一步开展河蟹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资料和数据积累。

关 键 词:中华绒螯蟹 长江水系 形态特征  

分 类 号:S966.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