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福柯的“人之死”    

The Death of God and the Death of Ma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ietzsche and Foucaul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鲁祥[1] 李晓林[2]

机构地区:[1]枣庄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山东枣庄277160 [2]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3

卷  号:31

期  号:4

起止页码:48-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SCI、CSSCI2003、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尼采的“上帝死了,,指的是人要独立于世界,必须否定那个设定了终极价值和意义的上帝;福柯的“人死了”指的是随着语言回归自身,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的概念将失去意义。在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福柯的“人之死”之间有着血缘关系:“上帝”和“人”都是人的发明,人借此确立了自身的特权地位;在解构了“上帝”和“人’之后,审美成为人生最重要、最本真的事情。

关 键 词:上帝之死 人之死 审美主义

分 类 号:B515.47] B565.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