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概念隐喻理论和汉语成语运用中的隐喻性思维结构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瑞球[1]

机构地区:[1]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南娄底417000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

年  份:2003

期  号:7

起止页码:106-1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莱柯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 ,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目的域的映射。这种映射 ,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中的关系。汉语成语具有定型性的特点 ,并多有书面或口语的来源 ,它形成于特定的语言环境 ,将其来源固化在它的意义之中。人们使用成语时的思维过程 ,是将成语及其包含的篇章内容 ,作为一个概念整体激活 ,并映射到新的语言环境所形成的概念整体上去。这种结构 ,存在于成语使用者的思维过程中 ,是始源域与目的域间的映射和互动 ,因而是隐喻性的。

关 键 词:概念隐喻 汉语成语 认知  

分 类 号:H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