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系,110034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88
基 金:朱小蔓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学习的研究"成果之一;"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基地基金"
年 份:2003
期 号:8
起止页码:12-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SCI、CSSCI2003、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257473)、RWSKHX、核心刊
摘 要: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把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以此来理解道德教育,则是为着每一个人生命的丰满、发展与幸福 新的道德教育资源观认为,人人都可以是道德教育的资源,都可以是创造文化的主体;道德教育并不是独立于其他诸育之外的单独存在的一育,也不是只在特定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所谓的“德育活动”才存在的活动,而是渗透于人的一切活动当中,生活本身即蕴涵着道德教育的资源 这样,道德教育资源即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独占性转向共享性,由确定性转向生成性,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 那么,学校道德教育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模式的转变呢?本文提出生命叙事是实现这种模式转变的一种主要方式。
关 键 词:生命叙事 道德教育 教育资源 人本主义 情感体验
分 类 号:G416[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