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云南的地壳S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及其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家富[1] 苏有锦[2] 朱雄关[1] 陈赟[3]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昆明650091 [2]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041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D辑)》

基  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2D0007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74030)共同资助

年  份:2003

卷  号:33

期  号:8

起止页码:714-7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利用远震三分量宽频数字记录获取了云南地区23个台站下方的体波接收函数,以此反演得到云南地区的地壳S波速度结构与地壳泊松比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地壳厚度从北到南逐渐减小,西北端的中甸地壳厚度可达62.0 km,而最南端的景洪仅为30.2km,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楚雄地区存在一个近乎南北向走势的Moho面隆起区域,在东川地区存在一个大概与之平行的Moho面凹陷,另外,云南地区地壳上地慢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有的地区不但在上地壳10.0~15.0km范围内存在低速层,而且在下地壳30.0~40.0km之间还存在低速层。地壳泊松比整体偏高,但与地壳的速度结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这样一个高泊松比的背景上仍呈现出了明显的块体分布特征。综合分析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发现在以小江断裂为东边界,玉龙雪山断裂为西边界的“川滇菱形块体”上,除了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外,还具有高泊松比和复杂的壳幔速度结构特征,这一特征与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将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物质东向流动提供了地球物理学证据。

关 键 词:云南  地震波  S波 波速 泊松比 地壳结构 速度结构  川滇菱形块体 地球物理学

分 类 号:P3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