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高原β中尺度致洪暴雨特征及成因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Meso-β Scale Flood-Causing Rainstorm on Loess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榆林719000 [2]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4 [3]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710014 [4]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1 [5]陕西省佳县气象局,佳县719200
基 金: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CMAYBY2013-068)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40
期 号:10
起止页码:1183-11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3_2014、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气象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等,对2012年7月26日20:00至27日20:00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β中尺度致洪暴雨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地层能量比低值舌的活动是两次强降水产生的触发机制之一;暴雨过程两个强降水时段都对应邻近暴雨区的北方1 km以内的边界层大于20 m·s^(-1)偏东风相对风暴气流的建立,而邻近暴雨区的北方1 km以内的边界层大于15 m·s^(-1)偏东风相对风暴气流减弱消失、或范围大幅度缩小,则对应强降水的减弱或停止;涡度收支分析表明,第一次强降水前,由于水平平流项的作用在300 hPa附近形成很强的负涡度收支;第二次强降水前,主要是扭转项和垂直输送项的作用,同时在450~300 hPa形成很强的正涡度收支;视热源与视水汽汇分析表明:第一次强降水前,视热源在300 hPa附近出现比较强的冷却层;第二次强降水前,800~500 hPa视水汽汇远大于视热源,形成正的加热层;500~200 hPa视热源远大于视水汽汇,形成峰值接近11 K·(6 h)^(-1)的很强的加热层;而在200~130 hPa由于视热源的作用,形成冷却层。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中尺度 暴雨 成因
分 类 号:P458.121.1[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