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一次强飑线及飑前中小尺度系统特征分析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and Microscale Systems During a Severe Squall Line Proc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昌330046 [2]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4]江西省宜春市气象局,宜春336000 [5]江西省景德镇市气象局,景德镇333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5048);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04;GYHY201006005);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3M7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放课题(2012LASW-B01);南京雷达气象与强天气开放基金(BJG201205)共同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40
期 号:8
起止页码:916-9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3_2014、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使用常规天气、灾情、自动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采用统计对比分析和特征提取等方法,对2012年4月10日强飑线天气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强飑线是由若干个倾斜深厚对流单体所组成,具有紧密排列的回波带结构。(2)云图上表现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结构特征,随着MCS东移降水冷却、西南气流输送暖湿空气和午后地面温度不断升高,地面开始形成温度梯度较大的温度锋区。(3)飑线形成前期,MCS南侧出现多条平行短带"梳状"回波特征,并在其南端不断产生对流单体回波,最后发展成飑线回波带。(4)飑线移动前方不断产生具有"前伸"、TBSS和假象回波结构的局地雹云超级单体回波群,这些飑前中小尺度系统是产生此次冰雹灾害的主要回波系统。(5)5 min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前期阶段,能够观测到西南急流的演变情况,包括急流中的大风区。(6)当飑线系统临近时,受飑线中尺度环流的影响,飑线移动前方具有较强的上升运动,且伸展高度可以达到6000 m,但垂直速度、Cn^2和SNR都较小;当飑线系统过境时,具有很强的水平风切变,受到强降水的下曳作用,垂直速度、Cn^2和SNR都明显加大;飑线系统过境后,恢复到前期阶段。
关 键 词:中尺度 温度锋区 飑线回波 形成与演变 局地雹云 风廓线特征
分 类 号:P458.12[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