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中国古代流寓文学经典之产生机制——以苏轼、杜甫为中心    

On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Classical Exile Literature in Ancient China——With Su Shi and Du Fu as the Main Cas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学松[1,2]

Zhang Xuesong

机构地区:[1]信阳学院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 [2]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出  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流寓文学研究”(15BZW053)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4

起止页码:72-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作家的思想品格、才学素养是中国古代流寓文学经典产生的基础性因素。流寓遭际是其产生的根本因素。流寓使作家处于极度生存困境,心态发生重大变化,'人穷则反本','诗穷而后工',从思想情感和艺术形式两个层面揭示了流寓文学经典产生的作家主体性之主观内在因素。流寓遭际又使作家赋闲,能澄心静虑地观察与思考,对作品精雕细刻,流寓地山川风物和人文环境的陌生感、新奇感最宜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入兴贵闲'与'江山之助'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了流寓文学经典产生的客观外在因素。各种因素统一融合相互作用构成了流寓文学经典产生的机制。

关 键 词:流寓  文学经典 产生机制  苏轼  杜甫

分 类 号:I207.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