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岩-气相互作用引起的水化学动态变化研究——以桂林岩溶试验场为例    

Study on the hydrochemical variations caused by the water-rock-gas interaction ——an example from the Guilin Karst Experimental Si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再华[1] Chris GROVES[2] 袁道先[1] Joe MEIMAN[2] 姜光辉[1] 何师意[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桂林541004 [2]Hoffma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Geology,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出  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基  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2CCA05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302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回0144010)资助。

年  份:2003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13-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桂林岩溶试验场的降水量、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监测,数据采集间隔根据参数变化的程度由2min到1h不等。结果发现,岩溶裂隙水在洪水期间pH值呈降低趋势,而电导率呈升高的不寻常变化。与此相反,对于岩溶管道水,同样是在洪水期间,它的pH值是升高的,而电导率呈正常的降低。考虑到Ca2+和HCO-3分别为地下水中主要的阴阳离子(>90%),及它们与电导率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了洪水期间方解石的饱和指数(SIc)和水的CO2分压(Pco2)的变化情况。发现洪水时裂隙水的Pco2高于正常情况的Pco2,而它的SIc值比正常情况低。与此相对,对于管道水,尽管同一洪水期间其SIc降低,但Pco2也降低。从这些结果,可以推断,至少有两个关键的过程控制着洪水期间的水化学变化。一个是雨水的稀释作用,另一个是水-岩-气的相互作用。然而,对于裂隙水来说,后者的作用可能更重要,即在洪水期间,高浓度的土壤CO2溶解于水中,则更具侵蚀性的水能溶解更多的石灰岩,从而增强水的电导率。而对于管道水,雨水的稀释作用更重要,因为研究区较高的pH和低电导率的雨水能更快地通过管道流出,所以,要了解岩溶系统水化学的变化,仅考虑水-岩相互作用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重视CO2气体对岩溶系统中水化学变化的影响。总之。

关 键 词:水—岩—气相互作用  岩溶试验场  水化学动态变化  自动化监测 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

分 类 号:P641.134] P641.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