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巢湖水藻类毒性及对饮用水水质影响    

Toxicity of Algae in Water of Chaohu Lake and Its Influence on Drinking Water Qua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影[1] 杨志平[1] 王志强[1] 谢春萍[2] 范琼[2] 王维[3] 黄晓沐[1] 王勇[2]

机构地区:[1]安徽省卫生监督所,安徽合肥230061 [2]合肥市卫生防疫站,安徽合肥230061 [3]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22

出  处:《环境与健康杂志》

基  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A95-1998-16)

年  份:2003

卷  号:20

期  号:4

起止页码:219-2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IC、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巢湖含藻水源水和藻类毒性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方法于1999年在距巢湖水厂岸边1.5km(A点:废弃水源)和3.0km(B点:现用水源)处取水样进行巢湖的浮游藻类调查,取B点湖水及其处理后的饮用水检测微囊藻毒素(MC)含量,并进行水质分析及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结果A和B点水样全年共检出浮游藻类83种,分属于8门49属,年均藻量(每升水样藻细胞数)B点(8205.67×104个/L)比A点(7024.24×104个/L)高16.8%。巢湖16份水样中有12份检出了MC,2份超标;合肥和巢湖市5个水厂原水及饮用水中未检出MC(不含四水厂)。合肥四水厂MC含量较低的原水,经过运输贮存后,清水池一次出厂水MC含量超标,经混凝、加氯和活性炭等处理后,二次出厂水未检出MC;原水中总氮等6项指标不同程度地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经处理后的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Ames试验与微核试验提示原水有可疑致突变性,经混凝处理不能消除,加氯后致突变性仍存在。SCGE试验表明原水有机浓集物存在DNA损伤效应。结论现用巢湖水源浮游藻类的污染重于废弃水源,湖水与四水厂清水池一次出厂水中的MC均存在超标现象,原水和饮用水存在可疑致突变性。

关 键 词:水污染 藻类 巢湖

分 类 号:R123.5] R994.6[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