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 EI收录)
Generation of Secondary Porosity by Meteoric Water during Time of Subaerial Exposure:An Example from Yanchang Formation Sandstone of Triassic of 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基 金: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
年 份:2003
卷 号:28
期 号:4
起止页码:419-4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PROQUE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储层分布于印支期不整合面之下 ,次生孔隙是最主要的石油储集空间 .在大量薄片研究及资料统计的基础上 ,从岩石物性、长石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高岭石和长石含量纵向变化等证据出发 ,认为延长组砂岩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与印支期暴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水的溶解作用有关 ,而不是埋藏成岩过程中有机酸溶解作用的结果 ,同时人们也应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碎屑岩储层质量预测模式作必要更改 .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碎屑岩储层 次生孔隙 大气淡水
分 类 号:P618.13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