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广告系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23);吉林省环保局项目
年 份:2012
期 号:1
起止页码:227-2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C2012_2013、内刊、辑刊
摘 要:在传统媒体时代"拟态环境"中,现代人与客观信息是处在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中。因而,由此产生了一个"传统传播学"的概念——受众。在大众传播化的传统媒体面前,受众的传播审美活动总体上是被动化的,是由大众媒体所任意"引导"和"左右"的。当历史进入到新世纪以后,公众在新媒体时代里,对社会事件传播中(特别是以手机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心理,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传播过程中,相关对象信息肯定不是什么艺术或艺术品,却同样激起了人们对它感性围观和品鉴;在对公共事件的传播审美中,公众的态度趋于"审丑",戏谑调侃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消费文化下的一种独特"景观":公众在满足自己观看欲望的同时,也在满足着被他者观看的欲望;"瞬时性"审美替代了传统的"永恒性",快感享受重于事件的是非曲直。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一味地盲从舆论向导,做"单向度的人";在接收到传媒报道信息后,人们积极介入舆论议程的文本"对话",凸显受众的主体性存在,享受"存在感"。事件的具体内容和结果已经不再重要,公众更在意消费这一"景观"的过程中产生的快感。
关 键 词:多向度狂欢 瞬时性 审美 新媒体 景观消费
分 类 号:G2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