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曼地亚红豆杉的半致死温度与对低温的适应性
Semilethal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Temperature Adaptability of Tow Taxus Media Spec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涪陵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重庆,涪陵,408003,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衡水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河北,衡水,053000 [3]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4]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基 金: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
年 份:2003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86-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WOS、CSCD、BDHX、核心刊、CSA-ProQeust、IC、CAS、CSA、Scopus、ZGKJHX、BDHX2000、CSCD(2011-2012)
摘 要:红豆杉树皮是一种最重要的提取紫杉醇的原料,但其生长缓慢,资源匮乏,而曼地亚红豆杉的自然杂交品种叶片中的紫杉醇的含量很高,生长迅速,可通过大力栽培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在引种栽培蔓地亚红豆杉的试验过程中,抗寒性是决定其是否能够引种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半致死温度能较直观,准确地反映植物的抗寒能力,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常采用电导法.采用电导法对引种栽培的2个曼地亚红豆杉(T.media)品种Hicksii 和Dark Green Spreader(DGS)进行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并与其生境中的自然温度变化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的过程中,两个曼地亚红豆杉杂交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随气温的下降而不断的降低,两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3.3 ℃和-12.6 ℃,均对引种栽培地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且Hicksii品种比Dark Green Spreader品种的抗寒能力略强.因此从理论上讲,两种曼地亚红豆杉品种均可在栽培地及与栽培地相同的生境下栽培成功.
关 键 词:曼地亚红豆衫 电导率 低温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适应性 品种 栽培地生境
分 类 号:S791.49[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