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安徽省池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Research on the carbon emission evolution of land us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hizhou City in Anhu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2]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安徽池州247100 [3]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安徽池州247100 [4]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池州247100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面上一般项目(13YJA790003);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SZBF2011-6-B35);池州学院2013年度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013ZRZ007)
年 份:2014
卷 号:19
期 号:2
起止页码:216-2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碳排放和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依据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方法,测算池州市200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牧草地和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同时对碳源、碳汇和净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情况,计算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池州市碳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碳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35.835 4kt增加到2010年的1 774.016 3kt,碳排放总量递增主要以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递增为主,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具有趋同的变化趋势。2)2000—2010年池州市碳汇能力基本稳定,碳源与碳汇的比例整体呈增加趋势,由2000年的1.135 5增加到2010年的6.657 2。3)2000—2010年池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划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3个阶段。4)地均碳排放强度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而建设用地地均碳排放强度则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地均碳排放强度、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的增长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5)碳排放量和人口总量、人均GDP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且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解释程度要大于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的解释程度。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池州市
分 类 号:F301.24] X1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