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巢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的空间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Spatial differences in non-point source particle phosphorus loads and critical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Chaohu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赵飞[1,2] 林晨[2] 许金朵[2] 金平华[3] 熊俊峰[2,4] 闵敏[2,4] 马荣华[2]

WANG Zhao-fei;LIN Chen;XU Jin-duo;JIN Ping-hua;XIONG Jun-feng;MIN Min;MA Rong-hua(Key Laboratory of National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Bureau of Watershed Ecology and Geographic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School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Key Laboratory of Water?shed Geographic Sciences,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Jiang?su Institute of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Nanjing 210017,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机构地区:[1]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3]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210017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284);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QYZDB-SSW-DQC038);中国科学院一三五部署项目(NIGLAS2018GH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201-05)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659-6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等影响因子,剖析产生颗粒态磷流失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平均颗粒态磷负荷模数为0.308 t·km^(-2)·a^(-1),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0.759 t·km^(-2)·a^(-1)>耕地0.256 t·km^(-2)·a^(-1)>建设用地0.138 t·km^(-2)·a^(-1),细分研究区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颗粒态磷负荷模数具有空间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坡度较大、降水充沛的杭埠河流域(岳西县、霍山县、舒城县);低值区分布在地势平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派河流域(肥西县)、南淝河流域(合肥市、长丰县)。坡度大、降水丰沛是造成林地、耕地颗粒态磷负荷模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地膜污染等导致耕地负荷较高;畜禽养殖提高建设用地负荷;磷矿的分布也会增加磷背景值。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颗粒态磷负荷模数  巢湖流域 泥沙输移分布模型  

分 类 号:X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