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Other” in traditional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玉顺[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哲学史》

年  份:2003

期  号:2

起止页码:91-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03、RWSKHX、普通刊

摘  要:正如在西方一样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根据这种意识 ,他人乃是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这是“你—我”这种本真的、健康的存在状态的异化。这种他者意识首先是与关于自我所属族类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因而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与其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 :异族的存在规定着本族的存在 ,进而族类的存在规定着自我的存在。于是 ,本真的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 :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 ,“你”是“在场的他者” ,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 ,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

关 键 词:“他者”意识  古代汉语 人称代词 《周易》 “它”  “你”  “我”  自我意识 族类意识  

分 类 号:H102[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