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探讨  ( EI收录)  

Basin Evolution in the Mesozoic and Superposition of Cenozoic Basin in the Area of the Jiyang Depres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智平[1] 李伟[1] 任拥军[1] 林畅松[2]

机构地区:[1]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国家"973"项目(编号1999043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102008)

年  份:2003

卷  号:77

期  号:2

起止页码:280-2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板块拼接挤压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及其郯庐断裂活动两种动力学背景。早、中三叠世,作为华北大型内陆沉积盆地的一部分,沉积了近2000 m厚的地层;晚三叠世,主要受控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挤压碰撞所产生的挤压应力场,处于抬升剥蚀状态,早、中三叠世沉积的地层几乎剥蚀殆尽,并开始发育多条NW向逆冲断层;早、中侏罗世是对晚三叠世挤压逆冲断层和褶皱所造成的本区地势高低起伏的一个截凸填凹、填平补齐的过程;晚侏罗世—白垩纪,受郯庐断裂左行走滑的影响,济阳坳陷区前期形成的NW向逆冲断层,发生构造反转,反向伸展,形成了一系列半地堑。控盆断层为NW向的中生代盆地,与控盆断层为NE(或NNE)向的新生代盆地里相干型叠合,可划分出中坳新拗、中坳新隆、中隆新坳、中隆新隆4种叠合单元类型,不同类型的叠合单元经历了不同的沉降史,具有不同的石油地质意义。

关 键 词:济阳坳陷  中生代 盆地演化 控盆断层  新生代 盆地叠合  郯庐断裂活动  含油气盆地

分 类 号:P544.4] P618.1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