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河源区的河水主要元素与Sr同位素来源    

Origin of major elements and Sr isotope for river water in Yangtze River source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继昌[1] 耿冬青[2] 彭建华[3] 刘丛强[3] B.Dupre[4] J.Gaillardet[4] 李文鹏[1] 何庆成[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 [2]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1 [3]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4]Laboratoire de Geochimie et Cosmochimie,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出  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72086);科技部中法先进研究计划(PRA T99 04)资助

年  份:2003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89-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长江源区河水化学成分来自雨雪、蒸发盐岩、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主要支流楚玛尔河、北麓河的主要阳离子为Na+、Ca2+和Mg2+,占阳离子总量的97%以上.Ca Na,Mg Na,K Na的比值较低,87Sr 86Sr为0 709180±20~0 710280±11,河水成分以蒸发岩类溶解为主。发源于唐古拉山北坡的长江源头,及其支流主要阳离子为Ca2+,Mg2+,Na+占阳离子总量的97%以上,Ca Na,Mg Na,K Na的比值较楚玛尔河等河流高,87Sr 86Sr为0 708954±20~0 710455±18,表现为以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溶解为主。计算表明,长江河源区河水中主要化学成分来自蒸发岩中Na+和Cl-,在河流水化学成分中占比例最大,长江河水中Cl-含量从河源区向下游明显逐渐减小,反应出河源区高寒干旱环境下河流蒸发岩的化学侵蚀作用较强的特征。

关 键 词:长江河源区  河水化学成分  锶同位素 蒸发盐岩  碳酸盐岩 硅酸盐岩 化学侵蚀作用  

分 类 号:P3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