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探地雷达在西部煤矿砂壤地层含水率时空变化中的应用  ( EI收录)  

Application of GPR in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of sandy loam layer in We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崔凡[1] 吴志远[2] 武彦斌[3]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政办公室,北京100083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3]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出  处:《煤炭学报》

基  金: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3CRSMZZ03);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BJ2014021)

年  份:2015

卷  号:40

期  号:10

起止页码:2437-24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西部地区采煤活动对地表砂壤地层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对内蒙古西部大柳塔煤矿52305工作面上方在地下采煤的不同阶段(采前、采中和采后稳定沉降)使用探地雷达开展了3次探测,利用滑动平均(ARMA)功率谱分析方法反演出3次探测时地表0~10 m的砂壤地层体积含水率值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煤影响下砂壤地层含水率整体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垂向上,含水率由小到大呈3个条带分布,采煤过程会引起砂壤地层产生沉降,垂向上各条带厚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含水率的变化。在砂壤含水率的平面分布中,根据采煤沉陷盆地的划分,研究区在采中时期整体含水率值较采前相对下降,沉降稳定后位于研究区边界位置的"拉伸区"和"压缩区"恢复到接近采前水平;位于研究区中心位置面积最大、结构最稳定的"盘底区"含水率值在采后恢复到比采前高的水平,在该变形区内0~10 m砂壤地层含水率"自修复"效果最佳。

关 键 词:探地雷达 砂壤  含水率 时空变化  ARMA功率谱  

分 类 号:P631.3] P641.46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