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煤岩体振动破坏试验及微震信号特征  ( EI收录)  

Coal and rock vibration fail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eismic signa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成武[1] 孙晓元[1,2] 高天宝[3] 解北京[1] 徐晓萌[1,4]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3]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 [4]科廷大学石油工程系

出  处:《煤炭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20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40427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QZ05)

年  份:2015

卷  号:40

期  号:8

起止页码:1834-18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所搭建的大型振动试验装置和微震监测系统,探究不同激励加速度和频率条件下整体煤岩试件的振动破坏特性。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煤岩体受迫振动过程中的监测信号进行了模态分离和信号重构,并结合振动力学知识着重阐释了共振放大效应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震传感器监测信号具有明显的载波特征;当激励加速度峰值达到一定水平(0.5g)时,煤岩试件出现有效微震信号,首次破裂发生在煤层中,信号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衰减;随着裂隙的产生和扩展,煤岩试件自振频率降低,当激励频率等于煤体自振频率时,试件会产生共振放大效应,微震信号明显增强;激励加速度和激励频率对微震信号均有影响,激励加速度峰值越大、激励频率越接近自振频率,则微震信号越密集、幅值越大,且出现了优势频段向低频转移的趋势;理论分析解释了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 键 词:振动破坏  激振响应  共振放大效应  微震监测 HHT

分 类 号:TU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