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佛寺井田4号煤CH_4与CO_2吸附解吸实验比较  ( EI收录)  

Contrastive experiment of adsorption-desorption between CH_4 and CO_2 in Coal Seam 4 of Dafosi Coal M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东民[1,2] 李来新[3] 李小平[4] 白怀东[5] 王杰[1] 刘厚宁[1] 李方晴[1]

机构地区:[1]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 [2]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晋城048204 [3]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4]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31队,陕西韩城715400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西安710054

出  处:《煤炭学报》

基  金: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012009);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1-005-002)

年  份:2014

卷  号:39

期  号:9

起止页码:1938-19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迅速降低大佛寺4号煤含气量,提高地面煤层气井采收率为目标,进行CO2驱替CH4技术的实验研究。对采自大佛寺矿井40114工作面的样品,进行多个温度点柱体原煤与60~80目平衡水样的CH4与CO2吸附解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2在煤孔隙表面与CH4一致,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解吸过程可用解吸式描述;由热力学计算可知,柱体原煤升压过程CO2吸附热为56.827 kJ/mol,CH4吸附热为12.662 kJ/mol,降压过程CO2吸附热为115.030 kJ/mol,CH4吸附热为23.602 kJ/mol,无论升压过程还是降压过程CO2吸附热远大于CH4吸附热,两种气体在煤孔隙表面竞争吸附时CO2占据优势,导致置换解吸;吸附势、吸附空间计算验证了这个结论;利用CO2驱替CH4技术,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理论依据充分可行。

关 键 词:吸附  解吸 吸附热 吸附势  吸附空间  大佛寺井田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