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对血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影响    

Effects of Plasma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on Blood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in Endogenous Hypertriglyceridem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邓祖跃[1] 刘秉文[1] 刘宇[1] 白怀[1] 张祖辉[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载脂蛋白研究室,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出  处:《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规划 (G2 0 0 0 0 5690 0 )资助

年  份:2003

卷  号:11

期  号:2

起止页码:93-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_E2011_2012、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否发生了氧化修饰及其对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对 2 1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 2 1例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人的血脂、脂质过氧化物进行了分析。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测定这 3种脂蛋白的 2 34nm吸光度、相对电泳迁移率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分别将这 3种脂蛋白加入由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 ,按试剂盒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活性。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平均升高 2 .73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1.71倍 ,同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升高 1.2 2倍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组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 2 34nm吸光度、相对电泳迁移率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 .0 1) ,表明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均发生了氧化修饰 ,生成了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氧化高密度脂蛋白。

关 键 词:内科学  脂蛋白与血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关系  琼脂糖凝胶电泳  高甘油三酯血症 脂蛋白血症 纤维蛋白 血凝 纤维蛋白

分 类 号:R58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