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介入性热化疗与介入性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对比    

Comparative Therapeutic Effect with Interventional Chemothermotherapy and Interventional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nc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洪新[1] 王执民[1] 任炜[2] 刘振堂[3] 刘燕[4] 郭卫平[1] 刘毅勇[1] 曹玮[1] 王义清[1] 李文献[1] 倪代会[1] 韩瑞炀[1]

机构地区:[1]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陕西西安710038 [2]陕西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 [4]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眼科,陕西西安710038

出  处:《实用放射学杂志》

基  金:全军"十五"医学青年基金 ( 0 1Q12 4 );第四军医大学科技创新工程 (CX99A0 16 );唐都医院科技苗子基金 (TD2 0 0 0 - 0 7)

年  份:2003

卷  号:19

期  号:4

起止页码:339-3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IC、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经肝动脉介入性灌注与热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 ,观察对比病灶大小、生存期。方法 选取 1 996 - 0 1~ 1 999-0 1中晚期肝癌患者 1 2 0例。第 1组 (39例 )为常温肝动脉灌注化疗组 ,第 2组 (40例 )为热 (60℃ )灌注化疗组 ,第 3组 (41例 )为热(60℃ )灌注化疗加热碘化油 (60℃ )栓塞组 ,3组均采用经股动脉插管 ,将导管先端插至肿瘤供血动脉 (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或肝段动脉 ) ,化疗方案采用阿霉素 (ADM) +丝裂霉素 (MMC) +羟基喜树碱 (IHC) ,间隔 30~ 40d行再次治疗 ,连续 2~ 3次。治疗前及治疗后 1周、1月左右检测空腹血清ALT、AST、BUN、Cr水平 ,复查DSA、B超或CT测量病灶大小变化 ,并随访患者生存期。结果  (1 )经 1、2、3次治疗 ,病灶大小 (cm)分别为 :第 1组 (7.9± 0 .84,7.1± 0 .44,6 .6± 0 .2 3) ,第 2组 (9.2± 1 .2 1 ,7.4± 0 .46 ,5 .9±0 .75) ,第 3组 (1 0 .6± 2 .1 ,8.9± 0 .57,6 .1± 0 .43)。 (2 ) 0 .5、1、1 .5、2年生存率 ,第 2组 (95 .5 %、74.3 %、49.8%、44 .5 % ) ,第 3组(96 .7%、85 .2 %、63 .5 %、52 .7% ) ,较第 1组 (91 .2 %、64 .5 %、2 3 .4%、1 0 .1 % )均有显著提高 (Ρ <0 .0 5)。 (3) 3组治疗后 3d血清ALT、AST、BUN、Cr水平均增高 ,但 1月后复查?

关 键 词:介入性热化疗 介入性化疗 治疗  晚期 肝癌

分 类 号:R735.7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