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建立异基因嵌合体及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可能机制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establishing allogeneic chimerism and prolonging allograft survival by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平[1] 熊思东[1] 何球藻[1] 储以微[1] 郑秀娟[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上海基因免疫与疫苗研究中心,上海200032

出  处:《中国免疫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 983 0 3 4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 2 0 0 1CB5 10 0 0 6)资助

年  份:2003

卷  号:19

期  号:4

起止页码:269-2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研究应用供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DCs)注射受体小鼠后 ,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及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机制。方法 :(1)应用供体 (C5 7BL 6 )来源的骨髓细胞 ,在体外培养出imDCs ,灭活后体内输注或体外直接刺激受体小鼠(Balb C)的脾细胞 ,观察脾细胞对供体细胞的应答反应 ;(2 )取已建立异基因嵌合体并有效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受体小鼠的脾细胞 ,观察其对供体细胞刺激的应答反应 ;(3)通过半定量RT PCR检测不同免疫状态下Th1 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用imDCs体外预刺激脾细胞或体内注射imDCs受鼠的脾细胞 ,均呈现对供鼠脾细胞刺激的特异性低应答 ,这种低应答主要出现在受鼠脾细胞在供鼠脾细胞刺激后的 72小时内 ;建立异基因嵌合体并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受鼠对来自供鼠脾细胞的刺激也表现为低应答 ,而对于无关第三者脾细胞的刺激仍保持较高水平 ,二者比较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及延长移植物存活的过程中 ,一定程度上显示出Th1 Th2模式的偏移。结论 :应用供体来源的imDCs注射给受体 ,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和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机制可能与imDCs诱导受体T细胞无能有关 ,而且此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Th1向Th2方向的免疫偏移。

关 键 词: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异基因嵌合体 免疫耐受  移植物

分 类 号:R392.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