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及遗传学变化    

A serial study of in cytogenetic change and morphology on the tetra-arsenic tetra-sulfide treatment in untreated or recurrent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辉[1] 邱镜滢[1] 陆道培[1] 洪波[1] 史惠琳[1] 师岩[1] 党辉[1] 何琪[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细胞遗传室

出  处:《中华肿瘤杂志》

年  份:2003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163-1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观察四硫化四砷 (TATS)治疗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变化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骨髓短期培养法、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形态学技术 ,对 13例初治及 7例复发AP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8例患者的骨髓APL细胞中均出现分化现象。 2 0例患者中 ,19例在TATS治疗过程中t(15 ;17)阳性细胞呈逐渐下降 ,与形态学APL细胞百分比的下降具有相关性 (r值范围 0 .72 98~ 0 .9989)。 19例具有t(15 ;17)染色体易位的患者治疗后均达血液学完全缓解 (CR) ,16例达细胞遗传学CR ,1例具有t(11;17)易位的患者未达血液学CR。结论 TATS对初治及复发APL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单药TATS治疗初治及复发APL患者可达到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应用FISH技术监测t(15 ;17)阳性细胞可以客观反映APL细胞变化规律。

关 键 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四硫化四砷 细胞形态学 细胞遗传学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733.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