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智娴[1] 陈运泰[1] 郑月军[2] 于湘伟[1]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

出  处:《中国科学(D辑)》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8040702)资助

年  份:2003

卷  号:33

期  号:B04

起止页码:129-1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将双差地震定位法应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21°~36°N,98°~112°E)地震的精确定位,利用该地区193个地震台记录到的、发生于1992~1999年的10057次地震的79706条P波震相读数资料和72169条S波震相读数资料,经重新精确定位,得到了其中的6496次地震的震源参数,定位结果显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的更加精细的图象;在许多地震带,地震震中具有更加明确的条带状分布的图像,揭示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与活动构造的密切关系。定位结果得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绝大多数地震(91%)的震源分布在20km深度内,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震层位于地壳的中、上部,厚度不超过20km。

关 键 词:中国中西部地区  双差地震定位法 震源 地震带 震中 发震层  

分 类 号:P315.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