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延兴[1] 杨国华[1] 李智[1] 郭良迁[1] 黄珹[2] 朱文耀[2] 符养[2] 王琪[3] 江在森[4] 王敏[4]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天津300180 [2]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 [3]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4]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北京100036

出  处:《中国科学(D辑)》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8040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74029)

年  份:2003

卷  号:33

期  号:B04

起止页码:65-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从地壳运动与应变的角度给出了活动地块的定义,根据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最近几年GPS观测得到的由1598个GPS站速度组成的统一速度场,估计了各个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参数,分析了各个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中国大陆各地块存在一致的向东运动分量,但其南北分量是不一致的。西部地块存在一致的向北运动分量,东部地块存在一致的向南运动分量。在90°E以东,从喜马拉雅地块向NE方向,各地块的运动方向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各地块的运动速率是不相同的。从总体上看是西部大、东部小,南部大、北部小,西部大约是东部的3~4倍。各地块主压应变方向的空间分布是不相同的。在90°E以西各地块的主应变方向基本上为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各地块的主压应变方向基本为NE向,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各地块的主压应变方向绕喜马拉雅构造东端顺时针方向旋转。各地块的主应变与剪应变率也是不同的,其中喜马拉雅、天山地块的主压和最大剪应变率最高,其次是拉萨、羌塘、滇西南、祁连与川滇地块。东部各地块的应变率较小。根据应变状态推测,喜马拉雅地块南北向的缩短速率为(15.2±1.5)mm/a,仍然是现今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其次是天山地块,天山地块南北向的缩短速率为(10.1±0.9)mm/a。这两个地块目前仍处于隆升状态,从面应变看,面膨?

关 键 词:中国大陆  活动地块 地壳运动 应变状态  运动状态  运动分量  应变方向  

分 类 号:P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