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药理机制    

Investigation on Activity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雍晨[1] 鲁璐[1] 汪悦[1]

YONG Chen;LU Lu;WANG Yu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Nanjing 210029,Jiangsu,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出  处:《辽宁中医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607)

年  份:2019

卷  号:46

期  号:9

起止页码:1926-19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EMBASE、IC、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并筛选土茯苓活性成分,提取出相关作用靶点;然后将靶点数据导入CTD数据库分析获取相关疾病;接着,采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进行KEGG通路分析;最后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并应用Network Analyzer插件进行网络分析,形成系统结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共获得土茯苓的活性成分31个,通过进一步的筛选,确定15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取出作用靶点323个,相关疾病618种,分属于28个疾病种类。发现土茯苓可能通过作用于炎症反应、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机体的自我保护与调节能力等方面发挥临床疗效,尤其在肿瘤、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等相关疾病治疗中更具优势,并预测肿瘤坏死因子(TNF)可能是其治疗效应的关键靶点,同时推测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epatitis B,proteoglycans in cancer,prostate cancer等信号通路相关。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性探索了其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直观阐述了土茯苓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关 键 词:土茯苓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药理机制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