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酚AP和双酚AF对斑马鱼的早期神经发育毒性作用研究    

Neurodevelopmental toxicities of bisphenol AP and bisphenol AF in early life of zebrafis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顾杰[1,2] 王宏烨[2] 廖振东[2] 石利利[1] 吉贵祥[1]

GU Jie;WANG Hong-ye;LIAO Zhen-dong;SHI Li-li;JI Gui-xiang(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Nanjing,Jiangsu 210042,China;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Toxic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Public Health,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66,China)

机构地区:[1]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2]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1166

出  处:《环境与职业医学》

基  金: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开放项目(NMUMT201811)

年  份:2019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11-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IC、JST、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双酚AP(bisphenol AP,BPAP)和双酚AF(bisphenol AF,BPAF)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对水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威胁。关于BPAP和BPAF的神经毒性研究甚少,本文以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研究BPAP和BPAF对斑马鱼的早期神经发育毒性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斑马鱼幼鱼作为实验对象,将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5组,以BPAP(20μg/L和200μg/L)和BPAF(20μg/L和200μg/L)进行染毒,染毒时间为受精后4 h至受精后144 h。通过斑马鱼的运动行为学测试,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来阐述BPAP和BPAF的早期神经发育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的斑马鱼幼鱼的运动总距离和速度均明显下降,热图显示染毒组幼鱼有过多呆滞不动的现象,表明BPAP、BPAF均抑制了斑马鱼幼鱼的移动距离和速度。荧光定量PCR结果可见,与对照组相比,BPAP(20μg/L和200μg/L)和BPAF(20μg/L和200μg/L)都抑制了斑马鱼神经发育关键基因(mbp和syn2a)的表达(P <0.001),同时原位杂交结果也验证了基因的结果。[结论]初步认为BPAF和BPAP对斑马鱼具有潜在的神经发育毒性作用。

关 键 词:双酚AF 双酚AP  斑马鱼 神经发育毒性

分 类 号:R1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