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微信群中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    

A study of the tacit knowledge transmission model in a WeChat group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宏淼[1] 张生太[2] 闫辛[3]

Zhu Hongmiao;Zhang Shengtai;Yan Xin(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1620,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1620,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1620 [2]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上海201620

出  处:《科研管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032;2015.01-2019.1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8EGL016;2019.01-20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YJC630220;2018.01-2020.12)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2

起止页码:106-1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微信群已成为隐性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但鲜有研究探讨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规律。本文基于复杂网络与传播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机理,建立了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模型,推导出了区分隐性知识在微信群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验证了传播阈值始终是一个有限数,并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信群的网络结构对隐性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隐性知识在无标度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均匀网络中更快,传播阈值与最终传播规模更大。研究还表明,只要根据阈值条件将有共享意愿的用户数量与有知识吸收能力的用户数量增加到相应的临界值以上,隐性知识就会在微信群中传播。最后对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隐性知识传播 微信群  复杂网络 传播阈值  网络结构

分 类 号:G2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