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H6P2W18O62/MIL-101(Fe)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EI收录)  

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H6P2W18O62/MIL-101(F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云鹏[1] 郭改娟[1] 吴双[1] 张晓燕[1] 杨水金[1] 吕宝兰[1]

HE Yun-peng;GUO Gai-juan;WU Shuang;ZHANG Xiao-yan;YANG Shui-jin;LüBao-la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2,Hubei,China)

机构地区:[1]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  处:《精细化工》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CFA131);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No.PA20170211)

年  份:2019

卷  号:36

期  号:9

起止页码:1910-19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在制备MIL-101(Fe)的过程中引入杂多酸H6P2W18O62,制备出吸附剂H6P2W18O62/MIL-101(Fe),并测试了其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H6P2W18O62的负载量、MB质量浓度、溶液pH、温度等对材料的吸附性能。通过XRD、SEM、FTIR、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平衡前,吸附量随MB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溶液pH=4、H6P2W18O62负载量相对于复合物质量分数为35%的条件下,吸附剂H6P2W18O62/MIL-101(Fe)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效果最佳,在303K下H6P2W18O62/MIL-101(Fe)对MB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48.1 mg/g。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同时是一个吸热、自发的过程。

关 键 词:杂多酸 金属有机骨架 吸附  亚甲基蓝(MB)  复合材料  水处理技术

分 类 号:TQ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