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滑雪场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其结构优化    

Spatial Pattern,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China’s Ski Resor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世金[1,2] 徐新武[2,3] 颉佳[4]

WANG Shijin;XU Xinwu;XIE Ji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ic Sciences,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Tourism Colleg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Gansu,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北京100049 [3]中国气象局,中国北京100081 [4]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690143);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子课题(XDA23060702)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9

起止页码:222-2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文章系统分析中国滑雪场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形成这种空间格局的驱动机制,进而提出滑雪场空间结构优化方案。结果显示:中国滑雪场空间集聚明显,总体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片状与点状'并存的空间形态格局。高纬地区滑雪场空间格局主要由积雪—气候资源、冰雪文化共同影响,中纬地区主要由冬季赛事引领(政府主导)和市场共同驱动,西北—青藏高原地区属商业和资本运作、资源依托型空间形态,南方低纬地区则主要受巨大的客源市场驱动,且辅之以较强的经济基础。随着气候变暖影响的加剧,雪场空间布局必将继续回归积雪—气候资源为依托的主要驱动方向,且雪场数量将呈先增后降趋势,而质量则得以不断提升。未来,中国滑雪场应立足冰雪—气候资源禀赋条件及客源条件等因素,全面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以东北三省提升现有滑雪场服务水平为基础,发挥当前京津冀冰雪运动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北方其他地区后发优势,带动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协同发展,以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关 键 词:滑雪场 滑雪旅游 驱动机制  空间优化  积雪—气候资源  冰雪赛事  2022年北京冬奥会  

分 类 号:G86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