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部六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in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玉珂[1] 金声甜[2]

LIU Yuke;JIN Shengtian(School of Marxism,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Hunan,China;Instit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Jiangxi,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湖南长沙410082 [2]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国江西南昌330013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HDSK070);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055);湖南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13ZK2007);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8-B070)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182-1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2005—2016年中部六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面板数据,对其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收敛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分解方法,探索产出规模、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及能源结构等因素对中部六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均存在收敛,且收敛于各自的稳态水平,各省之间的差异短时间内不会消失;(2)除能源结构变化对中部六省碳排放表现为负效应之外,其余五个因素对其碳排放均表现为正效应,各效应按累积贡献率绝对值大小依次是:产出规模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人口规模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3)各因素对中部六省能源碳排放影响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产出规模扩大对湖南能源碳排放拉动作用最大,能源强度下降对湖南能源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大,产业结构变化仅对山西能源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人口规模变化仅对安徽省能源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变动对安徽、河南以及湖北能源碳排放表现为正效应。

关 键 词:中部六省 能源碳排放  区域差异  产业结构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  经典收敛回归方法  

分 类 号:F426.2] X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