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变化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凤[1] 刘艳芳[1] 孔雪松[1] 陈奕云[1,2,3,4] 潘佳威[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3]武汉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4]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440、41501444)

年  份:2018

卷  号:0

期  号:5

起止页码:142-1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2000—2014年中国县域粮食产量和社会经济指标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近15年来不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中国县域粮食生产格局的空间演变、分异特征及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近15年来全国粮食生产整体呈上升趋势,2004—2013年出现了粮食产量“十连增”现象,全国粮食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43%;粮食产量变化具有地形分异规律,九大农区中粮食产量比重较高的农区分别为黄淮海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农业区、东北农业区。(2)全国粮食高产县数量增加,粮食生产重心逐渐向东北偏移;粮食生产分布格局仍符合胡焕庸线分布特征,但西北部粮食高产区范围有所扩大。全国粮食增产和减产区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且集聚状态不断加强,高高集聚区逐渐向东北农业区偏移,低低集聚区逐渐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偏移,中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工更加清晰。(3)2000—2014年,影响全国范围内粮食产量分布的主要因素由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转变为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空间分布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关 键 词:粮食产量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县域

分 类 号:F326.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