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综合配置模型及管理策略探讨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COMPREHENSIVE ALLOCATION MODEL OF OMMASTREPHES BARTRAMII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2]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201306 [3]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4]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156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2AA092303号;国家发改委产业化专项;2159999号;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2231203900号
年 份:2014
卷 号:45
期 号:5
起止页码:1016-10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柔鱼是我国远洋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如何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科学制定渔业管理目标是确保柔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1996—2008年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捕捞柔鱼的生产数据以及相关的经济数据,以生态效益(最大持续产量,MSY)、经济效益(最大经济产量,MEY)和社会效益(生物经济平衡点,BE)作为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数据,考虑三个效益的不同权重建立了柔鱼资源综合配置模型,模拟不同备选方案下柔鱼的短期(1—5年)、中期(10年)及长期(20年)的渔业资源状况、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已处于充分利用状态,但尚未遭受过度捕捞;以方案8(MSY、MEY各占50%权重为管理目标)和方案2(MEY为管理目标)的中长期经济效益为最大,且资源状况保持最好,但社会效益较低;以方案3(BE为管理目标)的当前及短期效益较大,可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但长期经济效益为最低,且资源状况最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佳的备选方案为方案8和方案2,即适宜捕捞努力量应控制在3.94万—4.19万船次,可确保柔鱼资源量稳定在BMSY以上。
关 键 词:柔鱼 社会生物经济模型 优化配置 鱿钓渔业 西北太平洋
分 类 号:S9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