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定位诊断脑梗塞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卫国[1] 卢广[2]

机构地区:[1]华中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武汉430074 [2]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磁共振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出  处:《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年  份:2002

卷  号:115

期  号:1

起止页码:84-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EAPJ2020、EBSCO、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SCIE、SCOPUS、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用大量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评价血红蛋白近红外光谱(NIRS)变化特征,实现对大脑梗塞灶的定位诊断。方法:计算并搭建了双波长(850nm和760nm)NIRS拓扑系统。用20只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并对梗塞灶成像;然后用磁共振(MRI)和化学染色方法对同一只大鼠梗塞灶成像,并比较不同技术显示的梗塞灶位置和面积。结果:重建的NIRS拓扑图显示大鼠大脑左侧皮层有一低的光密度区,平均梗塞面积为19.50mm^2(19.50±0.35mm^2,n=20);染色的解剖样品显示平均梗塞面积为18.46mm^2(18.46±0.38mm^2,n=20);MRI显示平均梗塞面积为20.71mm^2(20.71±0.27mm^2,n=20),三种技术显示的平均梗塞面积无显著性差异(F(2,57)=2.47,P>0.05)。NIRS与MRI、解剖样品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r=0.82,P<0.05)、(r=0.89,P<0.01)。同时,NIRS拓扑图显示的梗塞灶的位置和几何形状也为同一只大鼠的MRI、解剖样品所证实。结论:研究结果提示,NIRS可以实时跟踪各种因素引起的大脑皮层血流变化。

关 键 词:脑梗塞 近红外光谱 拓扑图 大脑中动脉梗塞 非侵入测量  

分 类 号:R743.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