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的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菌群结构变化  ( EI收录)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Shift During Bi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祁燕云[1] 吴蔓莉[1] 祝长成[1] 叶茜琼[1] 徐会宁[1]

QI Yan-yun;WU Man-li;ZHU Chang-cheng;YE Xi-qiong;XU Hui-ning(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Key Laboratory of Northwest Water Resource,Environment and Ecology,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机构地区:[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5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710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15JM5163)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2

起止页码:869-8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修复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利用生物强化修复处理(BA)的土壤中,微生物丰富度与均匀度明显降低,土著菌群受到抑制,外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成为主要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由修复前的37. 44%增加为87. 4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属,丰度由2. 99%增加为76. 37%;进行生物刺激修复处理的土壤(BS)菌群丰富度和均匀度与原污染土壤相比略有降低.菌群结构组成上,原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由37. 44%降低为10. 90%,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由9. 16%增加为35. 32%,属水平上,原优势菌属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原小单胞菌属(Promicromonospora)丰度由8. 49%和18. 96%分别降低为2. 19%和14. 97%,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丰度由5. 56%和0. 29%分别增加至28. 95%和22. 70%,成为主要优势菌属.生物强化修复处理引起土壤菌群多样性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生物刺激修复处理可基本保持土壤菌群结构多样性不被破坏,土壤菌群结构的稳定有利于石油烃的生物降解.

关 键 词: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  

分 类 号:X172] 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