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氮分布及与氮素矿化关系研究    

Nitrogen Fraction Distributions and Impacts on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s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宁[1,2] 马志敏[1,3] 蓝家程[4] 伍宇春[1] 陈高起[1] 傅瓦利[1] 文志林[1] 王文净[2]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2]河南省新乡市地震局,新乡453000 [3]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新乡453000 [4]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贵阳550001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192,41202135);重庆市院士专项(cstc2013jcjys2001);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DL2011-04)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9

起止页码:3411-34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JST、PUBMED、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阐明岩溶石漠化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氮素积累与供应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各级团聚体不同形态氮库分配特征以及团聚体氮库与土壤氮素矿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样地土壤团聚体全氮、轻组氮、碱解氮、矿质氮含量基本上随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升高,峰值出现在<0.25 mm粒径.除矿质氮外,各种氮形态在不同样地之间,总体上表现为弃耕地<草地<灌丛地<灌乔林地<乔木林地、人工金银花地<人工林地.2各粒径团聚体有机氮库容量受团聚体粒径质量分数控制,其中5~10mm、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氮库容量较大,土壤氮主要贮存于大团聚体中,大团聚体对土壤碳、氮的贮存有重要意义.3团聚体全氮贮量中,0.25~1 mm、5~10 mm、2~5 mm粒径对土壤净氮矿化量贡献大,其它粒径贡献较小.随植被恢复进程,土壤中>5 mm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逐渐提高,大团聚体氮贮量相应提高,在增强土壤供氮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对有机氮的贮存与保护.

关 键 词:植被恢复  岩溶石漠化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氮 土壤氮矿化

分 类 号:S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