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微囊藻毒素-LR对恶臭假单胞菌细胞活性和表面特性的影响 ( EI收录)
Influence of Microcystin-LR on Cell Viability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monas putid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高校水土环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与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2 [2]暨南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2 [3]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09330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S20130200128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3ZM0126);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1000055)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252-2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降解微囊藻毒素-LR(MC-LR)的体系中,研究了菌体细胞表面特性和活性的变化,考察了MC-LR对菌体的影响,对MC-LR的微生物毒性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MC-LR可以使菌体细胞质膜通透性增加,并影响菌体离子代谢及可溶性蛋白等物质的分泌.当MC-LR质量浓度由0增大到2.0 mg·L-1时,能促进菌体分泌和释放可溶性糖及Na+、Cl-等离子.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发现,MC-LR加速了菌体细胞的死亡,且死亡率随着MC-LR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2.5 mg·L-1MC-LR作用5 d,比未添加MC-LR的对照体系增加了近30%.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在MC-LR作用下,菌体细胞的微观形貌发生了改变,细胞褶皱加深,在2.5 mg·L-1MC-LR存在下培养5 d后,大部分细胞破裂,细胞内含物流出,细胞结构损坏严重.
关 键 词:微囊藻毒素-LR 恶臭假单胞菌 质膜通透性 细胞活性 毒性
分 类 号:X1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