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441057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03-01A);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小麦育种专项(200762042042647001)
年 份:2012
卷 号:51
期 号:23
起止页码:5287-528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2009-2012年湖北省3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主导品种郑麦9023、襄麦55、襄麦25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412 5,其次是千粒重,为0.287 2,贡献最小的是每穗粒数,为0.151 7,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一致;不同年度间,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最小的是每穗粒数。因此,襄阳市麦区应在群体适宜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把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作为突破口,实现三者的最佳协调关系,力争达到产量最大化。
关 键 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变异系数 产量构成因子 相关性分析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