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如何编织空间:社交平台中“网红打卡地”的媒介化塑造与生成逻辑--基于小红书上北京茑屋书店的个案考察    

Weaving Spaces:The Mediatization and Generative Logic of Influencer Photo Spots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A Case Study of the Beijing Tsutaya Bookstore on redno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美玲[1] 崔艺馨[2]

Sun Meiling;Cui Yixin

机构地区:[1]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广告系 [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出  处:《现代广告》

基  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互联网广告的制度安排研究”(项目编号:20XCC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25

期  号:11

起止页码:39-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当下,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打卡地”作为一种被塑造的多元空间,日益影响人们的媒介实践和消费行为。本研究基于消费社会理论,通过对小红书平台上北京茑屋书店相关笔记的的文本分析和扎根研究,探究了社交平台上“网红打卡地”的媒介化型塑和内在的逻辑。研究发现用户围绕“网红打卡地”所进行的媒介实践,经由平台的内容生产机制嵌入到内在编码系统和算法系统,变成了与城市空间、消费空间和小众空间多重关联与叠加的象征意义丰富的多重符号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个人内容生产在平台的引导下转向社交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导向。这一过程是平台与用户双边机制下推动的结果。用户在平台主导的内容生产和分发机制下有限度地参与消费符号的编织与“协作”。

关 键 词:社交平台  打卡实践  媒介形象 消费符号  

分 类 号:G2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