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国际中文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逻辑与实践策略    

Coupling Logic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and New Productiv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吕昕颖[1] 沈壮娟[2]

Lv Xinying;Shen Zhuangjuan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10224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出  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科技与艺术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21050055)阶段性成果;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项目“基于跨文化适应理论的中文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2020MSA355)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5

卷  号:65

期  号:2

起止页码:130-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国际中文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与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但现有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上存在诸多限制,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全球知识需求。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和生产要素优化,为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从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课程设计三个层面,分析科技赋能如何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研究发现,传统学科导向的模式限制了跨领域能力培养,单一化的评价机制抑制了创新潜力释放,技术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阻碍了教育公平性。通过深化科技与教育的融合,优化课程结构和评价体系,国际中文教育能够提升灵活性与适应性,满足多样化需求,并为实现高质量教育和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提供持续动力。

关 键 词:国际中文教育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  

分 类 号:G526.9[教育学类] H19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