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一段典型细粒沉积有机质差异富集机制
Study on Differential Enrichment Mechanisms of Organic Matter in a Typical Lithofacies Fine-grained Sag,Songliao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MA Yan;SUN YongHe;FENG JinLai;LIU Ying;YIN ChangHai(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8,China;Institute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Develop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The Sixth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Yinchuan 750000,China;Exploration and Dev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PetroChina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imited,Daqing,Heilongjiang 163318,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2]重庆科技学院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院,重庆401331 [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银川750000 [4]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基 金:东北石油大学引导性创新基金项目(2020YDL-09);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2022NSCQ-LZX0053);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7202)。
年 份:2025
卷 号:43
期 号:2
起止页码:734-7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目的】明确沉积环境演化与岩相类型、有机质富集特征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长岭凹陷青一段细粒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的垂向变化规律,明确青一段典型细粒沉积的有机质差异富集过程。【方法】开展显微薄片、主/微量元素测试等分析实验,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分析了典型岩相类型与其古沉积环境,阐述了不同古沉积环境影响下,典型细粒沉积有机质差异富集机制。【结果】长岭凹陷青一段下部、中部、上部主要发育的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分别为中有机质块状混合质细粒沉积岩相、高有机质纹层状/层状长英质细粒沉积岩相、低有机质块状黏土质细粒沉积岩相。目的层位在垂向上的古气候、陆源输入程度、古生产力、古盐度及古氧相的演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共同影响着垂向上不同岩相的有机质富集机制,其中,下部为中古生产力—中保存条件—强絮凝沉积的有机质富集机制,中部为高古生产力—高保存条件—弱絮凝沉积的有机质富集机制,上部为低古生产力—高保存条件—强絮凝沉积的有机质富集机制。【结论】该地区青一段细粒沉积岩有机质的差异富集机制的建立,为其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形成机制提供新思路,并为长岭凹陷青一段非常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关 键 词:细粒沉积岩 有机质 古沉积环境 纹层状 青一段 长岭凹陷
分 类 号:P59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