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时长与针刺镇痛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cupuncture Duration and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宇航[1] 于仪[2] 王译萱[1] 姚伟[1]

LIU Yuhang;YU Yi;WANG Yixuan;YAO Wei(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Acupuncture Mechanism and Acupoint Function,Department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College of Medical Instruments,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Health Sciences,Shanghai 201318,Chin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上海市针灸机制与穴位功能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2]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上海201318

出  处:《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72092、82305416、82174488);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3YF1418300);上海健康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SSF-23-04-004)。

年  份:2025

卷  号:64

期  号:2

起止页码:140-1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不同针刺时长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镇痛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留针组、手针组、机械臂针刺组(使用机械臂分别进行2、5、10、20、30 min针刺),每组6只。通过比较造模侧脚踝的机械痛阈值,分析SD大鼠的疼痛情况;随后,对SD大鼠的足三里穴区组织进行切片染色,分析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率。结果表明:随着针刺时长的增加,SD大鼠的痛阈恢复率逐渐升高,在20~30 min时镇痛效果达到最佳;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亦随着针刺时长的增加而增加;大鼠的痛阈恢复率与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本研究阐明了针刺时长对针刺镇痛效果的影响,揭示了肥大细胞脱颗粒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针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 键 词:针刺时长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  机械痛阈 镇痛效果 肥大细胞

分 类 号:R318[生物医学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