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微米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micron-silicon microspheres and their derived composit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梦楠[1] 韩晶[1] 郭婷[1] 余中[2] 万一[3]

YU Mengnan;HAN Jing;GUO Ting;YU Zhong;WAN Yi(Department of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48,China;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61,China;Shaanxi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Xian 710043,China)

机构地区:[1]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西安710048 [2]西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61 [3]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安710043

出  处:《功能材料》

基  金: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Nos2018PT-27,2018GY-125,2019NY-201);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20TD-050)。

年  份:2025

卷  号:56

期  号:3

起止页码:3214-32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微米级介孔SiO_(2)微球具有单分散、比表面积大和对光漫反射等特点,在吸附、电子和化妆品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制备粒径大于20μm的SiO_(2)微球仍具有挑战。研究通过Stöber法优化水醇比制备SiO_(2),将其疏水改性后作为Pickering乳液法的固体乳化剂成功制备了平均尺寸为41.8μm的单分散性SiO_(2)微球。SEM研究表明其表面存在裂纹,内部填充大量多孔纳米SiO_(2)球;N_(2)吸脱附测试表明其为介孔材料,经550℃煅烧后微球破碎,表面积增大为369.47 m^(2)/g。煅烧前后SiO_(2)微球对不同离子类型染料的吸附具有选择性。与Ni/Fe双金属-有机框架相比,煅烧后SiO_(2)微球与其复合作为电极进行电化学检测多巴胺的氧化峰电流提升了561.3%,灵敏度提升了51.0%,检出限为0.08μmol/L,大幅度提升了1172.9%,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关 键 词:介孔SiO_(2)微球  微米 Pickering乳液法  吸附  电极修饰材料  多巴胺  

分 类 号:TQ12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