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水稻品种对重庆地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paddy fields in Chongq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FAN Mao;YANG Xue-ting;ZHANG Jian;LIU Qian;ZHAO Zheng-wu;LIAO Dun-xiu;HANG Xiao-ning(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ongqing 401329,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s/Chongq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aracteristic Crop Resources,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401329 [2]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作物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1331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1333);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面上项目(CSTB2022TIAD-GPX0012);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cstc2022jxjl80003);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渝教研发2023008)。
年 份:2025
卷 号:56
期 号:1
起止页码:204-2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高产、温室气体低排放水稻品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重庆地区主推的6个水稻品种(中浙优H7、渝两优华占、Q香优352、神农优446、渝香优8133、渝香203)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收获期测定水稻产量,并对比其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在6个水稻品种中,仅中浙优H7的CH_(4)排放通量呈双峰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收获期;其余5个品种的CH_(4)排放通量均呈单峰趋势,且峰值均出现在抽穗期—灌浆期。不同品种的CH_(4)排放总量为175.77~274.10 kg/ha,其中,Q香优352的CH_(4)排放总量最低,而渝香优8133排放总量最高,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N_(2)O的明显排放峰出现在稻田落干后,排放总量为-0.100~0.464 kg/ha,各品种间的N_(2)O排放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渝香优8133的N_(2)O排放总量为负值。不同品种水稻产量为4.94~8.20 t/ha,其中Q香优352产量最高,渝两优华占产量最低,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全球增温潜势分析显示,中浙优H7的全球增温潜势最高,达7.67 t CO_(2)e/ha,而Q香优352的全球增温潜势最低,为4.98 t CO_(2)e/ha。不同水稻品种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0.61~1.54 t CO_(2)e/t,其中Q香优352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中浙优H7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Q香优352产量最高,且CH_(4)排放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更适宜在重庆及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关 键 词:水稻品种 甲烷 氧化亚氮 温室气体排放 水稻产量 重庆地区
分 类 号: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