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扶贫搬迁青少年社会支持类型及其与歧视知觉、社会适应的关系    

Latent class analysis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adolescents relocated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文丽[1] 刘一诺[2] 张小艳[3] 李科生[3]

WU Wenli;LIU Yinuo;ZHANG Xiaoyan;LI Kesheng(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Social Work Research Center,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Flight Technology College,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University;Colleg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Cognitive Science,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1 [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 [3]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

出  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基  金:贵州省教育规划项目(编号:2022B032);2023年度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3GZGXRWJD131)。

年  份:2025

卷  号:33

期  号:3

起止页码:334-3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探讨扶贫搬迁青少年社会支持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与歧视知觉、社会适应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贵州地区560名扶贫搬迁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差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扶贫搬迁青少年社会支持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富足型(27%)、中等型(51.8%)和匮乏型(21.2%);(2)不同社会支持类别在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11.11,37.21;P<0.001),其中匮乏型歧视知觉得分最高,而在社会适应得分上,富足型>中等型>匮乏型;(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歧视知觉对社会适应的直接效应值为-0.13,中等型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效值为-0.04。结论:扶贫搬迁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存在异质性,且不同社会支持类别的青少年在歧视知觉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等型社会支持能够缓解歧视知觉对社会适应的负面影响。

关 键 词:社会支持 社会适应 潜在类别分析  歧视知觉 扶贫搬迁

分 类 号:R395.6[心理学类] B84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