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测度与空间关联研究    

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of Industrial Digitalization Proces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in Ethnic Reg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史宇宏[1] 蹇洁[2] 杨柠境[3]

SHI Yuhong;JIAN Jie;YANG Ningj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Modern Postal Colleg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Office,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 401120,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065 [2]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重庆400065 [3]西南政法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重庆401120

出  处:《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重庆邮电大学2020年度博士人才基金项目“内循环背景下成渝城市群功能整合优化研究”(项目编号:E012K2020205);重庆市2021年度社科规划博士与培育项目“经济数字化对城市群空间功能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BS04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庆民族地区农文旅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SKJD06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5

卷  号:51

期  号:1

起止页码:68-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产业数字化是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要素投入、工具设备、组织模式、价值创造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定量测度相关进程,通过莫兰指数剖析空间关联特征。研究认为,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各维度总体稳步向前,呈现水平偏低、南快北慢、南强北弱、区域关联性不断增强的特点。数字技术扩散的趋利性、民族地区产业环境的薄利性、数字技术与民族地区产业特点之间的失配性,是造成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政府与市场双力驱动、技术与区位优势互配”的模式更适合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具体来看,一是增加核心要素投入,二是推动工具设备升级,三是激发组织模式变革,四是引导生产方式创新,五是改善区域产业环境。揭示当前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和特点,探讨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滞后的内在原因和转型的具体对策,对促进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关 键 词:民族地区 产业数字化  指标测度  空间自相关

分 类 号:F0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