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金莲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Jinlianhua Granules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in treatment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ldr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静[1] 付青青[1]

YU Jing;FU Qing-qi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ang,Sanxia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Yichang 443000,China)

机构地区:[1]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湖北宜昌443000

出  处:《现代药物与临床》

年  份:2019

卷  号:34

期  号:4

起止页码:1050-10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IC、RCCSE、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金莲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于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利巴韦林颗粒,15mg/k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金莲花颗粒,3次/d,年龄1~3岁,1袋/次;3岁以上,2袋/次。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疱疹康复、口腔溃疡消退、体温恢复、食欲恢复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莲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 键 词:金莲花颗粒  利巴韦林颗粒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症状 血清学指标

分 类 号:R72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