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各国生物类似药沟通交流机制及生物类似药可互换性对比研究及建议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interchangeability of biosimilar dru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commendation on improvement for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彦彦[1] 王晓东[2] 沈梦娟[3] 杨建红[1]

ZHANG Yan-yan;WANG Xiao-dong;SHEN Meng-juan;YANG Jian-hong(School of Yeehong Business,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7,China;Pfizer,Beijing 100000,China;Institute of Drug Discovery&Development,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机构地区:[1]沈阳药科大学亦弘商学院,北京100027 [2]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3]郑州大学药物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1

出  处:《现代药物与临床》

年  份:2019

卷  号:34

期  号:4

起止页码:916-9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IC、RCCSE、普通刊

摘  要:药品注册中的沟通交流对于控制风险、提高研发注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生物类似药沟通交流机制进行对比研究,结合我国沟通交流的现状,问卷调研和专家研讨,提出完善我国生物类似药沟通交流机制的建议。各国对生物类似药的"可互换性"有着不同的界定和管理。对美欧等国家生物类似药的"可互换性"进行研究,结合问卷调研和专家研讨,提出完善我国生物类似药可互换性的建议。

关 键 词:生物类似药  沟通交流机制  生物类似药的“可互换”  比对研究  问卷调研 建议  

分 类 号:R951[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